央视网消息:在网络交易中,直播带货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。近年来,直播带货行业投诉量大幅增加,数据显示,2024年,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.2万件,同比增长19.3%。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对直播电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。到底有哪些乱象,一起来看具体案例。
直播电商存在五大乱象 "虚假营销"最突出
近年来,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快速发展,在促进消费、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但同时也出现了虚假营销、假冒伪劣、销售禁限售商品、主播之间互黑互踩和虚构用户评价等系列问题。其中,虚假营销是直播电商行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。
提前塞珍珠再直播开蚌 虚假营销被查处
前不久,浙江省诸暨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直播虚假开蚌案。经营者将购买好的成品珍珠,委托他人塞进空珍珠蚌的蚌肉下。然后在直播过程中开蚌,从蚌肉中取出珍珠后售卖。在直播过程中还宣称“活体开蚌,不退不换”。
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网络交易执法处处长 唐红波:直播电商具有很强的即时性、互动性,准入门槛较低,一些商家和主播急于追求流量变现,对商品或服务的功能、质量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
"吃果冻瘦20斤" 职业弹幕人虚构用户评价
此外,在直播间里,主播卖力吆喝产品,粉丝不断刷“弹幕”给“好评”,这是网络直播带货中交流互动的典型方式,却有人利用这种方式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。
前不久,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一起职业弹幕人案件,当事人从某微信用户处购买了跟播服务,在当事人直播售卖“萱妍堂红颜草莓桑葚燃咔果冻”时,该微信用户通过数十个账户,冒充已消费用户发评论,并先后互动评论1500余次,宣传当事人销售的果冻具有减肥效果。
大圣配资-大圣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-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